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局关于2022年第三季度全区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抽查情况的通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媒体 数据 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局关于2022年第三季度全区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抽查情况的通报

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局关于2022年第三季度全区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抽查情况的通报

2023-03-11 15: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办公室: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关于印发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监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标的通知》和自治区有关工作要求,自治区政务服务局近期组织开展了2022年第三季度全区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抽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2022年第二季度通报问题整改情况。经自治区政务服务局复查,2022年二季度检查发现的17个不合格政府网站和28个不合格政务新媒体均已按照要求完成整改。

(二)2022年第三季度政府网站抽查情况。自治区政务服务局从全区正在运行的554个政府网站中抽查294个。自治区本级政府网站及盟市、旗县(市、区)政府门户网站的抽查比例为100%,其中,自治区本级网站检查44个,盟市、旗县(市、区)政府门户网站检查115个;各盟市部门网站抽查比例为34.18%,共抽查135个。从抽查结果看,存在突出问题的政府网站有10家,抽查合格率为96.60%,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网站抽查合格率为100%,乌海市政府网站合格率较低。本次抽查发现,有55.17%的政府门户网站能够在5个工作日内对常见咨询作出有效答复,有31个门户网站能够在1个工作日内作出有效答复。

(三)2022年三季度政务新媒体抽查情况。自治区政务服务局从全区5130个政务新媒体中抽取2290个进行检查。自治区本级新媒体抽查比例为100%,各盟市政务新媒体抽查比例为40.88%。抽查结果发现不合格新媒体24个,总体合格率为98.95%,其中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乌海市、赤峰市、阿拉善盟等盟市政务新媒体合格率高于总体合格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网站运维管理仍不到位。个别单位对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日常运维、审核工作不够重视,仍然存在信息不更新、互动回应差、严重表述错误等问题。如“西乌珠穆沁旗人民政府”网站存在多个空白栏目,“乌兰察布市民族事务委员会”网站存在未及时有效回应网民留言情况,“乌海市人民政府”与“通辽市林业和草原局”网站存在严重表述错误。

(二)政府网站功能建设有待提高。个别政府网站政策解读存在解读材料发布不及时、关联设置不规范等问题,如“乌拉特前旗人民政府”网站;部分政府网站办事服务事项分类不精准、指南要素内容不规范不准确,如“阿拉善盟右旗人民政府”网站;个别政府网站互动交流功能存在局限性,仅提供信访或投诉渠道,咨询方式单一,答复周期较长,无法及时回应网民留言,如“固阳县人民政府”网站。

(三)政务新媒体监督管理工作有待加强。个别盟市政府办公室落实监管责任不到位,政务新媒体主办、承办单位运维力量不足、运维水平低下,导致部分政务新媒体出现长期不更新、无法提供有效互动功能的情况,如微信公众号“扎鲁特旗退役军人事务局”、微信公众号“美丽宏河”。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把确保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安全工作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提高政治站位,统筹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做深做细做实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

(二)提高责任意识,严把内容关。严格遵守内容发布审核制度,严把政治关、法律关、政策关、保密关、文字关,坚持权威渠道、先审后发,从根源上把控信息内容质量,确保不出现严重表述错误等底线问题。

(三)加强值班值守,确保反应及时。在重要时间节点,要制定值班值守制度,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处置机制,确保网站主管部门、责任单位、运维单位、公安机关、应急处置队伍协调联动,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

(四)加强日常监测,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网站主管部门和运维单位要加强日常监测,发现重大、紧急情况及时报告相关部门。提高技术支撑能力,当发生重大网络攻击、域名劫持、网页篡改等情况第一时间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消除危害。

2022年第三季度被自治区政务服务局抽查发现问题并通报的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请在此通报下发后10个工作日内将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反馈至自治区政务服务局。

附件: 1.自治区政府网站抽查情况    

           2.自治区政府网站抽查不合格情况

           3.自治区政务新媒体抽查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局

2022年9月27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